台灣農人週報0321-0325

台灣農人週報0321-0325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1. 【活化農地 雲林加碼補助種硬質玉米】 

雲林縣政府為鼓勵農友種植硬質玉米、活化休耕農地,進而降低硬質玉米的進口依賴,除了農委會每期作每公頃4.5萬元的轉作補貼金外,另外加碼補貼每期作每公頃1.2萬元。縣長李進勇19日上午到四湖鄉玉米田了解採收過程,呼籲更多農友加入轉作硬質玉米行列。

縣府表示,國產硬質玉米新鮮、質優,除了供做飼料,亦可作為食品加工或提煉玉米澱粉,用途多元,需求量大。同時,目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也研發出適合沿海地區種植的品種,可降低沿海風災及寒害對作物的影響,並減少硬質玉米倒伏情形。
2016/03/21 大紀元


2. 【精緻農業高峰論壇 4月30日登場】

政府數年前提出「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內容以「健康農業」、「卓越農業」、與「樂活農業」為發展主軸。目前成功實際案例則有蘭花、茶葉、高級蔬果類、食品、生技產品、魚品與肉品、休閒農場…等。工商時報與南僑集團及京冠生物科技(股)公司和向陽農業生技(股)公司為配合政府良策,共同於4月30日下午1:30~5:00於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會議廳舉辦「2016精緻農業高峰論壇」,即日起開放報名,意者一律上網報名。論壇將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簡報及座談。 2016/03/20 工商時報



3.【太平枇杷節 市長推333農業保險】

太平枇杷節首場特賣昨登場,農民準備二千多斤枇杷被搶購一空,市長林佳龍出席促銷時,大讚太平枇杷汁多又甜,是最好吃的當季水果,並說枇杷樹對水土保持有正面意義,過去因政策關係,沒辦法擴大或保有原有耕作面積,市府會努力讓枇杷繼續種下去成為地方特色。今年因碰上寒害,產量腰斬,農民損失慘重,林佳龍表示將仿效高接梨推動「333」農業保險,爭取農委會補助三分之一保險費用,市府出三分之一,農民在農會輔導下,只要出剩下的三分之一,未來若碰到天然災害,就能領到較多補償。 2016/03/21 自由時報


4.【毛豆外銷再創新高 產值24億征服日本】

有「綠金」美名的毛豆去年外銷創下22年來新高,產值24億元台幣,台灣更穩坐日本毛豆主要進口國寶座。回顧10年歷程,有「毛豆王子」之稱的高雄農改場副研究員周國隆認為,外銷需在品質、數量上穩健外,更得掌握市場脈動。像日本景氣差,得懂得推出「少量實惠」的包裝,並持續品種改良,選拔有特殊口味、抗蟲害、氣候變遷的品種,才能持續創下佳績。

如今我國毛豆年外銷量已達3萬6千公噸,其中85%會流往日本市場,而周國隆近年更和業者合組台灣毛豆聯盟,希望鞏固、擴大綠金成果。
2016/03/21 上下游新聞市集


5.【美人茶多摻雜 「同位素掃描」分產地】

「北浦一年成茶僅500斤,但北浦參賽的東方美人茶,普遍摻有外地茶葉,若摻雜外地茶葉,價格就差很多。」北浦茶農古武南2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民眾不太可能喝到『純北浦』美人茶。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則說,「透過穩定同位素的掃描,能確認食材的產地,保障消費者不遭詐騙。」方儉說,透過穩定同位素的掃描資料,可以讓食材本身所含的元素,如碳、氫、氮、氧、硫等5種元素,成為食材「原產地指紋圖譜」,相關數據能確保抽驗商品產自原產地,「在國內則以東方美人茶為試驗對象,目前已累積了春、夏季的資料。」 2016/03/21 台灣醒報


6.【量販也要「有機」 上千商品5折起】

近年食安風暴衝擊台灣消費者對食品的信心,使得強調健康與安心的有機商品崛起。繼全聯福利中心推出均一價有機蔬菜後,向來主打民生用品的量販店、超市也紛紛加入有機行列,像是家樂福近期宣布成立有機專區,強調用歐盟標準把關,同時在全台19家分店首度規畫LOHAS媽咪諮詢服務,教導消費者花小錢又吃得健康。

除有機專區外,家樂福的農產品強調均具有產銷履歷,生產流程透明化,從農地整地播種,到生產、加工、分裝、流動至販賣,都有公開且完整記錄,消費者只需掃描包裝上的QRcode,就能透過標籤上的追溯碼,就能得知產品生產完整過程。
2016/03/22 聯合報


7.【強化食安 中市衛生局招募約僱人力】

為強化食品安全,台中市衛生局預計公開招募30名食安約僱人力,並採購高效能儀器設備檢驗食品,建構從農場到餐桌「食品供應鏈」安全管理網絡,為食的安全把關。

衛生局指出,食安人力針對全市食品工廠、食品製造業、校園團膳等源頭產製端,進行衛生管理規範普查,也將逐年完成5200家食品工廠及食品製造業的查核,落實源頭管理。並在3年內完成餐飲業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以及食品業者登錄查核,把關業者產製食品的安全衛生。本次招募30個名額,採筆試與口試,甄選簡章公布於市府及衛生局網站。
2016/03/22 中央社


8.【食用動物油脂新規定 不健康的牛羊豬不得製油】

油品事件後食用油脂安全問題受到關注,由於過去食藥署僅針對最終的食用油產品,訂定「食用油脂類衛生標準」,包括重金屬及黃麴毒素殘留量規定,但對於原料來源並無特別規定因此受到各方質疑,因此衛福部食藥署在2015年7月公告「食用豬脂衛生標準」,而在2016年3月也正式公告「食用牛羊脂衛生標準」。

規定強調使用之原料來源必需是健康的豬、牛、羊隻。另外代表油品劣變酸敗的酸價(acid value)標準,則是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訂定。針對進口的食用動物油脂,食藥署也加強源頭管理以及邊境管制措施。來源安全則要求輸入業者,須檢附出口國官方證明,並且向食藥署申請輸入查驗與查核文件。希望能夠透過更嚴謹的管理方式,避免油安事件再度重演。
2016/03/24 食力foodNEXT網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