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人週報1031-1104

台灣農人週報1031-1104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如何增加台灣農業產值?消費導向的農業生產策略將是未來發展的目標。過去台灣農業生產以國防安全為主,確保國內糧價穩定是農委會的任務之一。然而時代在走,更新的計畫性生產要有!面臨稻米生產過剩、極端氣候蔬果農損發生機會增加、甚至國民飲食習慣改變等,糧食生產逐漸走向適地適種的精緻化栽培,不再只講求產量,更要求附加價值,例如保健功能與適合加工等。畢竟提高糧食自給率不能只增加種植面積,還須事先思考生產過程、收穫、乃至加工等可能遇到的困難,比方採收機械的選擇、加工製成的測試、以及市場潛力評估,謹慎計算收益後再推廣,才能永續發展。







1.【天氣漸涼雨水少 農改場籲農友加強棗白粉病防治工作】

目前高屏地區栽種的蜜棗已進入開花或小果期,且近來天氣漸有涼意,早晚溫差大,雨量減少,加上網室內通風不良的環境,最適合白粉病發生。若遭受感染,易造成果皮褐化粗糙,而大幅降低商品價值。

為此,高雄農改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棗白粉病,在棗盛花期與小果期應預先採取預防措施,進行良好且有計畫之修剪工作,改善果園通風,且於後續生產過程持續注意本病害發生情形,只要葉片發病即應適時加以防治,避免病菌繼續危害果實,以確保果實品質與收益。棗白粉病化學防治方面,可輪流選用植物保護手冊上核准之不同作用機制藥劑進行防治,亦可選用其他安全無殘留疑慮的資材,如乳化葵花油200倍或窄域油500倍等,也具有防治效果。 2016/11/02 今日新聞




2.【梅姬遺害 二期稻收割剩3至4成】

嘉義地區二期稻作進入收割季節,受到九月底「梅姬」颱風肆虐,許多稻田收成量僅三至四成,不敷成本,農友毫無收穫喜悅。太保市農會十月三十一日起展開二期稻作收購作業,發現容重量(斗重)普遍偏低,不少農友載著稻穀到農會準備繳交,卻因容重量未達標準無法繳納,只能議價賣給農會或載回去另接洽民間糧商。

太保市農會總幹事黃麗貞也表示,每分地種植稻穀成本要八千元以上,以收成五百台斤、一台斤十元計算,出售所得五千元,即使加上每分地請領災害補助一千八百元,合計六千八百元,依舊不敷成本,如果是租用土地,賠得更多。
2016/11/02 自由時報




3.【梅姬摧折水果 卓蘭農損4千萬】

卓蘭鎮水果受梅姬颱風肆虐,葡萄藤折枝、葉面破損,柑橘、楊桃滿園落果,造成嚴重農損,公所初步統計損失約四千萬元,災情慘重,堪稱苗栗縣之最,不少果農都苦嘆「心血白費」。縣府農業處則指出,一定會盡力協助受災果農,目前鎮公所完成通報後,將擇期與農改場、農委會前往一同會勘災情,抽驗五%後若符合現金救助標準,循程序辦理。

知名的卓蘭巨峰葡萄栽種面積約四百七十公頃,受害面積就超過一半達到兩百五十公頃,農民血本無歸,至於這次災情是否造成巨峰葡萄漲價,由於目前還屬於幼果,還無法預估市場價格變化。另外,卓蘭鎮不少果農栽種的桶柑、椪柑、茂谷柑也受損慘烈,受災處幾乎滿園落果,大批農民赴鎮公所申請補助和災害認定。
2016/11/02 自由時報




4.【197號在來米 製作米粿免染色】

台中農改場推出新品種的「台中(禾山)197號」在來米,農改場指出,新品種的在來米製作成的米粿跟菜頭粿,顏色雪白、免染色。農委會台中農改場場長林學詩指出, 「台中(禾山)197號」在來米,和原有的「台中(禾山)17號」相比更為潔白,他們拿新品種的在來米製作成米粿、米粉等米製品,也比一般市面上混米製作出來的產品賣相更好。

台中農改場研究員楊嘉凌指出,台中(禾山)197號在來米只要放置6到9個月就可以製作成米粉,且其直鏈澱粉含量高達25%,具有升糖指數較蓬萊米與糯米低的特性,血糖也不容易快速上升,適合高血糖及老年人族群食用。
2016/11/02 中時電子報




5.【50種成份農藥延伸使用 估明年首季公告】

台灣農地栽種規模較小,農藥使用可能疏於區分或產生臨田污染,農委會防檢局今天召開會議,共確認50種成份農藥延伸使用,估計衛福部將於明年第一季公告新殘留標準。動植物防檢局局長黃㯖昌說明,今天共決定50種有效成份的農藥,可延伸至2、3百種作物使用,這50種有效成份農藥若論款數,則有數百款,例如濃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款農藥。

他並說,近期將會陸續公告延伸使用的農藥使用方法,例如採收期倒數幾天前停藥;最後建議殘留值則必須在衛福部確認後,才能公告。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指出,有關建議殘留值的訂定相關標準作業,將會一併考量國人各種進口及國產農產品的食用量,因此農藥延伸使用,並不會影響國人的食品安全。
2016/10/31 中央通訊社




6.【2016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 冠軍米產地揭曉】

行政院農委會為鼓勵稻農依適地適栽原則,生產高品質稻米,提升整體國產稻米品質,透過公正、公開、嚴謹程序辦理名米產地冠軍賽。

經過鄉鎮初賽及第一階段評選,由全國63個隊伍共8個參賽品種,篩選38隊農友入圍,於28日上午辦理第二階段總決賽,由評審團進行糙米外觀及食味評審後,各品種冠軍名單為:臺農71號雲林縣西螺鎮農會、桃園3號桃園市觀音區農會、高雄147號高雄市大寮區農會、臺南11號桃園市觀音區農會、臺稉9號桃園市龍潭區農會、臺南16號彰化縣二林鎮農會、臺稉2號臺東縣關山鎮農會、高雄145號高雄市大寮區農會;依參賽隊伍總得分排序,香米組年度名米產地總冠軍為雲林縣西螺鎮農會,非香米組年度名米產地總冠軍為彰化縣二林鎮農會。
2016/11/01 今日新聞





7. 【國產雜糧搶攻保健食品市場 萬丹紅豆水年創2億營收】

看好台灣雜糧的新鮮與在地優勢,加上食安健康意識攀升,不少企業投入雜糧加工市場,台灣穀物發展協會今(2)日公布「十大嚴選穀得(GOOD)獎」得獎名單,食品業者靠著「機能性穀物飲料」、「穀物營養棒」、「穀物麵條」、「烤番薯」等產品拿下獎座。愛之味靠著「萬丹紅豆水」,不僅拿下穀得獎,更獲頒特別獎,並創造兩億元年收入。

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執行長林俊臣則表示,「現在要有『雜糧產業價值鏈』的概念,才能知道怎麼提升每個素材的附加價值。」不僅育種、生產、收獲、加工、包裝銷售等工作,甚至還要將農業機械、農業資材納入討論範圍。業者知道各品種產量、品種面積等生產資料,才比較好想要怎麼加工、怎麼運用。
2016/11/03 上下游新聞市集





8.【台灣香菇危機!菌種退化氣候暖化 韓國年投60億 台灣連車尾燈都追不上】

「香菇減產趨勢毫無緩慢停止的跡象,未來兩、三年還可能持續下跌,」台灣菇類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宗明觀察,菌種退化、氣候暖化,是香菇產業最大的威脅。缺工和土地成本高,也是大問題。

菇類產值高達137億,卻無專責主管機構,農研單位也只有5位研究員,韓國年投入60億協助菇類產業升級,我國僅投入幾百萬,競爭力遠遠落後中、日、韓鄰國。但農試所這兩年積極開發「液體菌種」技術,不僅可縮短菌種生產週期,也能提昇菌種活性,穩定品質與產量。農試所菇類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呂昀陞坦言,如果母種本身活力不佳,就算用液體菌種也不能防止菌種弱化。此外使用液體菌種更須防範污染問題,因為一旦污染便需全桶廢棄。
2016/11/01 上下游新聞市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