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2.0 ,研究顯示在胚組進行織基因編輯,能更有效的改變植物性狀!

基因編輯2.0 ,研究顯示在胚組進行織基因編輯,能更有效的改變植物性狀!

編譯 張瑞玶編輯 柴幗馨


基因編輯技術的發明源自於細菌的防衛系統,當細菌受到嗜菌體侵犯感染時,會複製一段來自嗜菌體的核酸序列,並保存在細菌自己特定的基因組之中。這些特定基因組像是「通緝犯資料的檔案櫃」,內藏各種嗜菌體的核酸序列的「犯人資訊」。此後只要有相同的核酸序列出現在細胞內,細菌便會出動自己的「編輯系統」,將特定序列剪切或是修補回正常的序列。

1970年代,分子生物學家把這套細菌的防衛系統,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轉殖到模式植物-阿拉伯芥中,成功的創造出「具有基因編輯系統的基改植物」。接著他們開始跟育種家合作,將基改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互相融合。利用基因編輯改變作物的性狀,再透過自交與回交等育種方法,成功獲得「沒有外源基因」,遺傳背景與傳統作物完全相同的「非基改」作物。

(為什麼基因編輯技術能產生與傳統育種一樣的「非基改」作物?)

然而這項技術在不同的作物的編輯效率各有落差,甚至出現了開花器官無法產生編輯效果的問題。來自日本的研究團隊,便設計了特殊的啟動子(一段促進基因表現的序列),讓基因編輯效果大量發生在花器中,成功提高基因編輯技術在開花植物的成功效率。


名古屋大學轉化生物分子研究所(ITbM)的植物生物學家們,在植物與細胞生理學雜誌上報導,他們開發了一種能夠轉移基因信息的新基因編輯法,能有效地移除阿拉伯芥中的目標基因。該團隊使用簡單、多功能性、與高效率等特性之CRISPR / Cas9系統作為研究的遺傳操作方法。


CRISPR / Cas9系統主要透過移除特定基因調查其基因之特性。


研究團隊中的Tsutsui和Higashiyama表示,阿拉伯芥基因組編輯的有效方法為:在早期發育階段中,使用RPS5A啟動子(又稱pKIR載體),讓Cas9能有效地表現且移除細胞中的目標基因,並將誘導突變之基因成功地傳遞給下一代子細胞。


Higashiyama說明,過去的研究方法比較耗時,需要透過交叉比對現有的突變體,才能檢測重疊基因的功能,透過我們的方法應該能更快速地獲取突變體。


研究團隊表示,希望未來可以持續改進此相對低成本的基因工程方法來提高突變的效率,以利未來探索不明基因組之功能,並成為修改各種生物體中目標基因序列的有效基因工程工具,甚至還可應用此方法於甘藍型油菜作物,以加速作物生長與生產優良品系。



資料來源: 每日科學 Dec 5, 2016  Highly efficient genome engineering in flowering plants
Development of a rapid method to knockout gen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