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的育種法規鬆綁有望:歐洲法院表示:基因編輯技術不適用現行基改法規

基因編輯的育種法規鬆綁有望:歐洲法院表示:基因編輯技術不適用現行基改法規

編譯 柴幗馨編輯 林韋佑


歐洲法院在2018年1月18日向歐盟政府發表了文字聲明:現行的基改法規過於嚴格,並不適用於基因編輯技術的管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生產的作物與醫藥,應適當放寬其管理規範。這消息鼓舞了歐洲的農業科學家,畢竟歐盟始終以最嚴格的管制,規範基因改造作物的生產與商業應用,然而無形中也阻礙了基因編輯技術在產業的發展。



基因編輯技術的專利申請,在2013年之後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歐盟成員國對於新技術的管理規範卻各持不同見解。此次歐洲地區位階最高的法律執行與解釋單位—歐洲法院—所發出的聲明,也預告了2018年歐盟制定基因編輯作物法規的態度。一旦基因編輯的作物不需受到基改法令的規範,將大幅縮短新的商業品系上市的時間,同時節省更多成本,而農友也可用更優惠的價格取得抗病與耐逆境的種苗。




究竟類似基因改造的基因編輯技術,這種「只改變生物體內特定序列,不會產生人工合成基因片段」的育種方法,是否該列入基因改造產品的範圍?從2001年便存在正反兩方爭議。

然而2013年,農藝學家結合了傳統育種與基改技術,創造出「不帶外源基因」的基改作物:利用「CRISPR-Cas9」一種存在於細菌中,能精準的修改指定基因序列,創造新變異的「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技術。育種家先將這套來自細菌的蛋白質系統轉殖入植物體,創造出「具有改變自身基因序列特性」的基改作物(第一子世代F1)。



基因編輯結合傳統育種技術產生不具外源基因的「生技作物」
由農桿菌感染植物細胞產生的基改作物,無法突破「染色體帶有外源基因」的瓶頸


支持方基因編輯屬於基改生物的一方認為:儘管新品種不具外源基因,但其親本仍然是基改作物,因此應比照基改作物規範。

反方則表示:新品種的基因組背景,除了目標基因之外,其餘遺傳背景皆和傳統育種的作物一樣。現在市面上的商業品種,也有部分是使用輻射或是化學誘變所育成的品系;而基因編輯技術與原理與誘變育種具相同原理,因此不應適用現行基改規範。



近年來氣候變遷帶來的農業病蟲害,讓抗病育種工作變得更艱辛。結合基改技術的基因編輯育種技術,不但能加速新品種的育成,對環境污染的風險也更小,甚至能產出「不帶有外源基因」且與傳統育種產物無異的品系。

對於歐洲法院的聲明稿,德國食品及農業部研究中心主任表示:歐盟對於基因編輯作物的定義越趨明確,至少能確定未來以基因編輯生產的產品,不需受到等同基改產品一般的嚴格管制。

資料來源: Nature Jan 19, 2018   European court suggests relaxed gene-editing rule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