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雲變色?田間的蜜蜂需要大家的關注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作者: Doris Lin - 8月 06, 2015 蜂雲變色?田間的蜜蜂需要大家的關注編譯 鄭舒允/編輯 朵瑞絲柚柚、張瑞玶 今年6月發表於「皇家學會報告(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的研究顯示,即使是標示「對蜜蜂安全」的殺菌劑,仍會影響農地果園野生蜜蜂族群的生長。 世界上超過35%的農業作物需要昆蟲協助授粉,美國的農夫更是仰賴蜜蜂協助農業生產,但近十年來,田間蜜蜂族群的數量卻正在不斷地銳減。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表示:「授粉動物數量的多寡,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對健康有益的農作都需要動物幫忙授粉,例如果樹、蔬菜,甚至是油料作物等。一旦蜜蜂的數量下降,作物的產量便會受到影響。」因此本研究團隊調查了果園附近野生蜜蜂的族群分布,並分析野生蜜蜂的族群數量是否受到殺蟲劑、殺菌劑使用的影響。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團隊調查了紐約州19個蘋果園中,蜜蜂與野生蜂的數量和種類多寡,作爲蘋果園附近蜂群健康程度的依據,同時也將果園和其周遭環境中的殺蟲劑含量,量化製成殺蟲劑指數(index of pesticide)。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環境中殺菌劑或是殺蟲劑的含量增加,蜂的族群數量則會減少,同時也會使野生蜂的世代間族群數量下降。 科學家推測:「殺蟲劑可能會影響蜂的生殖能力,但仍需更長遠的觀測,才有更準確的推論。」 不過,殺蟲劑對於歐洲蜜蜂的生長則沒有顯著影響。研究推估的可能原因是農民在施放歐洲蜜蜂至田間授粉之前,即停止使用殺蟲劑,而且歐洲蜜蜂在果園的停留時間很短,一旦完成授粉就會經由人為方式轉移至其他地方繼續授粉,因此受到殺蟲劑影響的機會很低 (註1)。 實驗室負責人表示:在目前超過兩萬種已知的蜂品種中,大多數的蜂皆為原生蜂。除了蘋果之外,像是西瓜等瓜類、藍莓以及其他果樹作物,也都非常需要這些原生蜂來幫助作物授粉,就像美國東部的蘋果必須仰賴原生蜂才能授粉。因此,原生蜂數量減少與殺蟲劑施用的關聯性,是未來農業上需要關注與深入探討的重要議題。 農人編按:「歐洲蜜蜂」是一種相當勤奮工作的蜜蜂品種,經由人為有目的的圈養協助作物授粉。 註1:由於歐洲蜜蜂只有在開花期間會在蘋果園幫忙授粉,開花期過了,就會去其他地方幫忙授粉,這是人為操作的授粉方式。 資料來源: 每日科學 Bee warned: Study finds pesticides threaten native pollinators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作者: 農報C編 - 1月 10, 2018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如何選擇鈣肥?哪時候施?怎麼施? (本文由 科技農報(智耕農工作室) 與 大虫農業 共同企劃) 作物除了需要氮、磷、與鉀肥等主要元素,次量與微量元素例如:鈣、鎂、錳與鐵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次量與微量元素往往是影響口感、風味、與蔬果品質的關鍵」。 這概念對專業農友來說已是老生常談。鈣肥種類怎麼選?施用的時機?以及施用方法?以下整理了中興大學土環系吳正宗教授,以及肥料從業人員的經驗分享,期許農友都能「投資肥料有賺有賠,施用前請詳閱使用說明書」。 鈣肥是一種土壤改良資材,用途大多為中和土壤的酸性。依照鈣肥種類,大致上可分為,石灰類、爐渣類、以及生物性的蚵殼與蟹粉。好鈣肥的標準,取決於改善酸鹼值的效率,即「 以最少施用量就能顯著改善土壤酸鹼度」 ,因此就環境保育的角度與經濟效益而言,氯化鈣與硫酸鈣是相對等級較差的鈣肥。 閱讀完整內容
【農業洞察 AgriINSIDE】改善連作障礙有解方,永續與收益兼顧的科技肥料 作者: 科技農報編輯群 - 11月 02, 2020 本文由〔科技農報〕和〔國歡植保〕共同撰文,國歡植保致力以「農業科學」推廣農業資材,期盼藉由科技農報的社群傳播力,讓更多農民了解「生物刺激素」在田間的作用機制以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連作障礙救星!永續與收益兼顧的科技肥料 面對極端氣候,作物強身健體最重要 臺灣蔬果自給率超過8成,國內蔬菜水果類的經濟作物產值非常高。但農民長期種植同類型葉菜,沒有輪作或讓土地休耕恢復,導致田間出現「連作障礙」。過去農民受限於活性不穩定的微生物肥料、或是使用效果緩慢的有機質堆肥,在土壤照護與生計中兩難,現在有了新興科技肥料生物刺激素,農民終於可以經濟與永續兩者兼顧。 回不去的地力,連作障礙 蔬菜的平均生長週期比雜糧作物短,如蕹菜(空心菜)菜苗移植到田間、生長、到收穫最快3周內就能完成。農田連續種植同種蔬菜,意味著長期使用相同肥培管理,無形中土壤微生物相越來越單一、好菌越來越少。而經年使用短效性的酸性肥料,更加速土壤酸化、鹽化、有機質下降等土壤劣化的現象,這就是農業專家常說的「連作障礙」。 傳統解決連作障礙的策略以輪作、休耕或泡水為主:例如蔬菜和豆科作物輪作,水旱田輪作、或休耕種植綠肥作物。傳統的土壤改良方式效果較慢,最短也要經一個期作的時間。 當收益與土壤照護兩難下,有些農民只好改用強效的化學肥料、或是投入更多速效型肥料,惡性循環的結果不但加速土壤劣化,也衍生出過度施肥或肥料汙染環境的議題。 四大金剛,向連作障礙說拜拜 「益生菌(好菌)」 是解決連作障礙最有效的作法,但直接將微生物灑進入土壤往往效果不如預期,其中「活菌的穩定性與菌種對環境的耐受性」是影響肥效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土壤微量元素以促進好菌生長,成為生物刺激素肥料的優勢之一。 「無機化合物」 的生物刺激素,例如鈷元素具有促進土壤中益生菌的生長的效果。市售產品如「菁大讚」就是透過強化作物,進一步活化土壤微生物,以促進作物根系生長,不但改善土壤菌相,又能確保根系健康。 「土壤有機質」 - 讓有機質留在土壤,是土壤改良的首要目標,功效型有機質例如海藻肥,能夠留住土壤中的陽離子,並促進作物吸收鎂肥、鈣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適量補充土壤中的陽離子有助於維持土壤團粒與保水性,例如「泥好讚」的紅藻多醣及特殊礦物成分,能加速有機質優化土壤的速度,加速地力復原。 「腐植酸」 是影響土壤結構與保肥力的重點肥效的主因。腐植酸能夠 閱讀完整內容
【柴哥農藝郎】EP2.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作者: 科技農報編輯群 - 4月 27, 2021 【柴哥農藝郎】EP2. 怎麼種田才能賺錢(務農心法大公開) 文章為 [Google Podcast] 、 [Spotify] 、 [SoundOn] 的節目摘要,想聽完整內容可在科技農報部落格播放節目,也可以在各大平台追蹤【柴哥農藝郎】的頻道,一起加入柴哥的農業幹古時間。喜歡柴哥的節目,也別忘了訂閱、分享、或是追蹤頻道喔! ▌ 大家好,我是柴哥!歡迎收聽柴哥農藝郎。 今天的主題是【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種田賺錢的秘密,很多人都猜不懂看不清,種田最大的祕密就是:「低點的時候種,高點的時候賣」,就是這麼簡單。返鄉務農有賺有賠,進場前請先訂閱柴哥農藝郎。 上個月鳳梨外銷中國受阻,全民搶救鳳梨農,4月初又傳香蕉價格崩跌,農業媒體上下游在臉書上呼籲大家「幫忙」吃香蕉。接著是最近的乾旱危機,一些種花生、小麥的農民抱怨「抗旱雜糧種了沒人收,賺不到錢。」到底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種田賺錢要考慮兩件事,一是「持有的成本」,也就是生產作物或是經濟動物的成本,二是「出貨的價格」,也就是賣出產品賺錢。 ▌首先,要降低持有成本,必須提高收穫量、減少病蟲害、適當使用農藥肥料提高田間管理效率,這樣才能「種在低點」。賣在高點,則需要提升種田的技術、提高作物品質、減少災損,甚至能做到計畫生產,讓農產品在市場上有「稀缺性」,量少品質又好的前提下,價錢自然能喊高。 具體的做法有兩項,第一個必須要精進生產技術,包含作物管理、土壤肥料管理、甚至病蟲害防治技術,這次柴哥不講生產技術。需要朋友可以去大學旁聽園藝作物學、農藝作物學、或是畜產、養豬、水產養殖的課程。這些基礎課程非常夠用了。第二個必須,「要會賣農產品」,注意喔,柴哥說的不完全是寫寫故事,賣給消費者的的文青行銷(那個叫做廣告)。知道什麼作物消費者會喜歡,收穫之後要「賣給誰」及「怎麼被賣出去、透過什麼運銷管道 給盤商、給全聯、菜市場」,這些都要有基本的概念。 很多人會說,柴哥你遮𠢕講!那推薦種什麼? 台灣農業的總面積相對小,內銷作物價格的市場特性大致沒有太大差異。 現在柴哥就用做股票的概念,快速的分析不同「作物標的」的價格特性。大家可以評估自己的獲利策略,看是喜歡風險高一點的波段進出,還是偏好穩健投資的方法。不知道要上哪班車的,這集節目請多聽幾遍! ▌ 股票標的可分成不同產業類股,例如金融股、半導體股、消費性電子股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