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便當–1 活動側寫

Let's便當。火山爆發馬鈴薯

側寫紀錄 林韋佑/活動攝影 黃一中


Let's 便當的概念,是希望大家可以動手做便當,每天花一點點的時間準備帶去公司當午餐或是早餐,關心你所吃的食物;透過實際消費者的行動或是行為,翻轉台灣的農業危機。藉由大家一起「做便當」成為食農教育的推廣媒介,讓人們在生活日常的飲食不只是吃飽,還要吃健康、吃一種生活態度。

同時,也期許《科技農報》可以將農業的相關資訊更透明化,轉換成大眾能接受的方式,讓大家能夠更關心台灣的農業、關心自己所吃的每一口飯、每一道菜。


在霸王寒流來襲之後,那是週末久違的陽光,星期日的早晨。或許是被窩太舒服了,大夥兒有點姍姍來遲,工作人員們急忙打電話給還沒有出席的夥伴,而活動總算在10:20左右正式開始。

科技農報創辦人-阿柴,稍微講解當天的活動流程,並請出席的夥伴簡單的自我介紹,好讓彼此先熟悉一下,算是暖身活動。

接著就是農業青時代的粉絲團負責人,也是今天Let’s便當的大廚-李承浩,為參與便當的大夥兒解說:關於食材的選擇、料理的步驟和過程。

承浩幽默地說,為了讓活動可以很順利的進行,他這兩個多禮拜的餐桌料理都少不了這一道菜。

Let’s 便當的概念,是希望大家可以動手做便當,每天花一點點的時間準備,帶去公司當午餐或是早餐,關心你所吃的食物;透過實際消費者的行動或是行為,來翻轉台灣的農業。

在承浩介紹完以後,旋即到了大家動手做的時間。男生因為只有兩個,又分成兩組活動,所以恰好就一組一個男生。主辦單位,也就是科技農報的主要團隊,還很用心的準備了有獎徵答的小禮物,包括很高級的公平貿易咖啡豆、公平貿易即溶咖啡、小魚乾、香腸、玉米罐頭。

配合著Bassa nova的音樂,現場有一種小家庭的溫馨感,因為每一組的成員大概在7位左右,就很像小家庭,有人負責清洗食材、有人負責切、有人負責回答主辦單位準備的問題好為組員謀福利,大夥「一起」的感覺,就很像一家人。

料理的食材包括馬鈴薯、花椰菜、番茄、洋蔥、青椒、蛋、雞胸肉,以及起司絲。選擇的每一項食材都可以說出個所以然,好比馬鈴薯很營養、價格又便宜,是澱粉主食(糧食作物)之一,也可以避免讓有些對小麥過敏的人,作為替代的主食。而花椰菜、番茄除了健康之外,也為了配色所需,蛋跟雞肉則是蛋白質的來源。

而下半場等待料理熟成的時間,農報負責人阿柴則做了一個短講,關於科技農報在做哪些事情,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並透過一根香蕉帶大家更認識台灣的農業。

Let’s便當是個食農教育推廣的媒介,讓人們在生活日常的飲食不只是吃飽,還要吃健康、吃一種生活態度。她期許科技農報可以將農業相關資訊更透明化,轉換成大眾能接受的方式,讓大家能夠更關心台灣的農業、關心自己所吃的每一口飯、每一道菜。


活動的忠旨是希望大家能在繁忙的生活之餘,自己動手做便當。參與活動的其中一位大姐提到,她之所以來參加這個活動,就是因為在自己家弄了個「一坪廚房」,想知道怎樣可以輕鬆的料理,因此雖然活動結束的時候是午餐時間,大夥兒還是把便當裝得滿滿的打包回家。

而主辦單位也很貼心的為大夥兒準備了甜點,畢竟還是需要一點兒食物來暖暖胃,慰勞大夥兒整個早上的辛苦。

最後,我們也以參與這場活動的夥伴做初步的調查,以利後續科技農報舉辦活動的參考指標,選項包括電影欣賞、共享廚房、品酒活動以及知識演講等。

或許是因為參與的夥伴都是活動咖,所以對我們即將要舉辦的活動都顯露出了高度的熱情,這讓主辦單位覺得實在是揪甘心!

科技農報希望讓食農教育除了目前落實在中小學的生活裡以外,讓這些已經脫離了國民教育的社會大眾,也能藉由科技農報所辦的一些活動,讓食農教育成為一種娛樂,並且內化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關心農業,你我有責!

You are what you eat, we are what we eat!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