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報一週0229-0304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作者: Doris Lin - 3月 07, 2016 農報一週0229-0304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浴火鳳凰,歷經霸王寒流的蜜棗超甜超好吃!高雄農改場推出的蜜棗品種「珍密」正值產季,由於經過霸王寒流,許多棗子外觀出現污斑與凍傷,但絕對不會影響口感與甜度,請民眾支持農改場的研究苦心!在市場挑棗子的時候,可別因為外觀不夠美麗,而錯過美味一百分的蜜棗喔! 1.【高接梨穗傷9成 新埔梨農忍痛鋸除】 新竹縣新埔鎮今年的高接梨「凍」慘!梨農朱文龍昨天向鎮代陳新源反映,從去年底的「霸王級寒流」來襲起,到農曆年後寒害、雨害一波波交替,嫁接好的梨穗九成受損,不是不開花,就是開了花被雨水打壞。三月應該是高接梨開始長大的時節,但因結果率太低,果農們卻仍忙著翻刀重接穗,今年產量恐怕會破紀錄的少! 2016/03/03自由時報 2.【五秒打洞去籽 水果去籽機新上市】 水果做成果乾可以延長保存期限,但最麻煩的是必須手工去籽,高雄農改良場耗時兩年,將原本鳳梨去心的機器,改裝成半自動的棗子去籽機,只要將棗子放上輸送帶,拉下手把,機器就可自動打洞取出果核,可說是「棗子界的拉霸機」,另可全自動化、更換打洞零件,應用在紅棗、李子、甜桃、洛神、檸檬等。 該款機器體積不大,很好清洗,操作也很方便,可依業者需求,決定輸送帶要一條或兩條、三條,若用三條輸送帶,效率至少是人工10倍以上。已有許多農會表達濃厚興趣,目前已交由技轉廠商生產。有意者可洽詢高雄農改場黃柏昇助理研究員,08-7389158 分機 787。 2016/03/01 上下游新聞市集 3.【缺人缺地 蔡喊設農地銀行】 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1日赴嘉義進行農業產業之旅,在與農業代表座談時表示,為建立下一個世代的新農業,預計成立農產品出口管理公司、農地銀行、農業勞務公司。她說,農地銀行是由政府擔任仲介,透過釋放地主閒置農地使用權,出租給有意從事耕作的人;此外,蔡也提到農業勞動力老化及不足的問題,未來也將設農業勞務公司,將國內過剩勞動力轉介到農業職缺需求上。 農委會表示,政府於2007年就成立農地銀行,透過全台301個農漁會幫農民租賃買賣農地,包括出租、出售及法拍;但蔡英文農業政策幕僚陳吉仲說,在2008年任後,推廣宣傳不足,加上沒有完整配套機制,很多農民不清楚政府有此服務。而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認為,屆時政府監管手段很重要,「若沒有嚴格的品管要求,台灣農產品品牌很難打出去。」 2016/03/02 蘋果日報 4.【出租休耕田 農民憂拿不回】 針對蔡英文提出的「農地銀行」作法,農民們看法不一。有人害怕農地出租後再也拿不回來,所以即使無力耕作,也不願出租;但也有農民認為,對想租農地務農的年輕人而言,有政府掛保證,可減少許多土地租賃糾紛。 台南佳里稻農楊淑華指出,「農地農用」與「鄉間人力斷層」是目前農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新政府的農業政策方向很不錯,但建議做好配套創造更多誘因,讓台灣農業更有願景,以吸引年輕人願意耕作,提高政策可行性,徹底解決農業困境。 2016/03/02 蘋果日報 5.【吃仙丹不怕寒流?高麗菜增產3成的祕密】 蔬菜因寒害長不好,導致高麗菜1顆動輒新台幣上百元。台中農改場利用天然木黴菌試驗後發現,小黃瓜與高麗菜無懼霸王級寒流,還增產2、3成,採收期也延長,預計明年可量產使用。 台中農改場場長林學詩透露,場內研究提高產量的微生物製劑時,無意間發現來自大自然的木黴菌,竟然讓高麗菜、小黃瓜及小蕃茄抵抗寒流與增加產量,將做成產品上市使用。台中農改場研究員白桂芳說,生物製劑都是天然的,沒有化肥的問題,對食安無虞外,對環境也好,現在還發現可讓作物不畏寒流,穩定生長,甚至增產,預計明年10月可技轉、量產上市,供全國使用,因應氣候變遷穩定產量與菜價。 2016/03/01 中央社 6.【雲林重啟平地造林 改造沿海困難耕地】 雲林縣政府表示,重啟平地造林將針對台西、四湖、口湖、水林等地,屬於易淹水、鹽化、立地條件不佳等耕作困難農地,栽種白千層、水黃皮等15種樹種,每公頃栽植2,000棵,建構雲林綠色廊道,20年後歸農民所有並自由處分。 林務局在民國92年度推動平地造林計畫,但當時農民反應不熱烈,直到台塑企業推動回饋對等補助造林,與雲縣府在100年度起推減碳造林才吸引申請。不過農委會從102年度推動活化休耕農地政策,雲林平地造林計畫及台塑企業對等補助都因而停止。透過雲林縣政府與台塑企業溝通平台會議,及農糧署休耕補助,縣府表示,目標500公頃,將從3月辦理說明會,加強宣導。 2016/03/01 中央社 7.【Yahoo! 超級商城 今年向小農招手】 Yahoo奇摩的開店平台「超級商城」今年度招商,目標鎖定台灣小農及好農,只要在3月21日前報名,原價5.1萬元的開店費用,將以1.9折扣,第一年的價格為9,999元,提供小農進駐。超級商城還表示,超級商城除了提供開店所需要的服務,另外還提供了千萬流量的廣告曝光資源、開店前教育訓練、開幕後專人輔導、以及手機APP、FB粉絲團會員、電子DM等其他資源,新店開幕之後3個月內還有專人一對一輔導。 2016/03/01 工商時報 8.【熬過寒流冬雨 爆漿蜜棗上市】 高雄區農改場於103年推出蜜棗晚熟品種─高雄11號「珍蜜」,其外型像甜柿,果汁率超高,爆漿指數破表,果重平均在150公克上下,糖度可達12度以上,農曆年後進入盛產期,有「爆漿蜜棗」美稱。然而,今年年初蜜棗遇上20年來最惡劣的種植氣候,部分高品質蜜棗也出現黑色條狀的汙斑或凍傷,高雄區農改場人員形容那是「美女臉上的淚痕」,即使外觀受到影響,但口感風味絕對不減分,消費者大可放心選擇。 2016/03/01 聯合報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作者: 農報C編 - 1月 10, 2018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如何選擇鈣肥?哪時候施?怎麼施? (本文由 科技農報(智耕農工作室) 與 大虫農業 共同企劃) 作物除了需要氮、磷、與鉀肥等主要元素,次量與微量元素例如:鈣、鎂、錳與鐵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次量與微量元素往往是影響口感、風味、與蔬果品質的關鍵」。 這概念對專業農友來說已是老生常談。鈣肥種類怎麼選?施用的時機?以及施用方法?以下整理了中興大學土環系吳正宗教授,以及肥料從業人員的經驗分享,期許農友都能「投資肥料有賺有賠,施用前請詳閱使用說明書」。 鈣肥是一種土壤改良資材,用途大多為中和土壤的酸性。依照鈣肥種類,大致上可分為,石灰類、爐渣類、以及生物性的蚵殼與蟹粉。好鈣肥的標準,取決於改善酸鹼值的效率,即「 以最少施用量就能顯著改善土壤酸鹼度」 ,因此就環境保育的角度與經濟效益而言,氯化鈣與硫酸鈣是相對等級較差的鈣肥。 閱讀完整內容
【農業洞察 AgriINSIDE】改善連作障礙有解方,永續與收益兼顧的科技肥料 作者: 科技農報編輯群 - 11月 02, 2020 本文由〔科技農報〕和〔國歡植保〕共同撰文,國歡植保致力以「農業科學」推廣農業資材,期盼藉由科技農報的社群傳播力,讓更多農民了解「生物刺激素」在田間的作用機制以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連作障礙救星!永續與收益兼顧的科技肥料 面對極端氣候,作物強身健體最重要 臺灣蔬果自給率超過8成,國內蔬菜水果類的經濟作物產值非常高。但農民長期種植同類型葉菜,沒有輪作或讓土地休耕恢復,導致田間出現「連作障礙」。過去農民受限於活性不穩定的微生物肥料、或是使用效果緩慢的有機質堆肥,在土壤照護與生計中兩難,現在有了新興科技肥料生物刺激素,農民終於可以經濟與永續兩者兼顧。 回不去的地力,連作障礙 蔬菜的平均生長週期比雜糧作物短,如蕹菜(空心菜)菜苗移植到田間、生長、到收穫最快3周內就能完成。農田連續種植同種蔬菜,意味著長期使用相同肥培管理,無形中土壤微生物相越來越單一、好菌越來越少。而經年使用短效性的酸性肥料,更加速土壤酸化、鹽化、有機質下降等土壤劣化的現象,這就是農業專家常說的「連作障礙」。 傳統解決連作障礙的策略以輪作、休耕或泡水為主:例如蔬菜和豆科作物輪作,水旱田輪作、或休耕種植綠肥作物。傳統的土壤改良方式效果較慢,最短也要經一個期作的時間。 當收益與土壤照護兩難下,有些農民只好改用強效的化學肥料、或是投入更多速效型肥料,惡性循環的結果不但加速土壤劣化,也衍生出過度施肥或肥料汙染環境的議題。 四大金剛,向連作障礙說拜拜 「益生菌(好菌)」 是解決連作障礙最有效的作法,但直接將微生物灑進入土壤往往效果不如預期,其中「活菌的穩定性與菌種對環境的耐受性」是影響肥效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土壤微量元素以促進好菌生長,成為生物刺激素肥料的優勢之一。 「無機化合物」 的生物刺激素,例如鈷元素具有促進土壤中益生菌的生長的效果。市售產品如「菁大讚」就是透過強化作物,進一步活化土壤微生物,以促進作物根系生長,不但改善土壤菌相,又能確保根系健康。 「土壤有機質」 - 讓有機質留在土壤,是土壤改良的首要目標,功效型有機質例如海藻肥,能夠留住土壤中的陽離子,並促進作物吸收鎂肥、鈣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適量補充土壤中的陽離子有助於維持土壤團粒與保水性,例如「泥好讚」的紅藻多醣及特殊礦物成分,能加速有機質優化土壤的速度,加速地力復原。 「腐植酸」 是影響土壤結構與保肥力的重點肥效的主因。腐植酸能夠 閱讀完整內容
【柴哥農藝郎】EP2.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作者: 科技農報編輯群 - 4月 27, 2021 【柴哥農藝郎】EP2. 怎麼種田才能賺錢(務農心法大公開) 文章為 [Google Podcast] 、 [Spotify] 、 [SoundOn] 的節目摘要,想聽完整內容可在科技農報部落格播放節目,也可以在各大平台追蹤【柴哥農藝郎】的頻道,一起加入柴哥的農業幹古時間。喜歡柴哥的節目,也別忘了訂閱、分享、或是追蹤頻道喔! ▌ 大家好,我是柴哥!歡迎收聽柴哥農藝郎。 今天的主題是【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種田賺錢的秘密,很多人都猜不懂看不清,種田最大的祕密就是:「低點的時候種,高點的時候賣」,就是這麼簡單。返鄉務農有賺有賠,進場前請先訂閱柴哥農藝郎。 上個月鳳梨外銷中國受阻,全民搶救鳳梨農,4月初又傳香蕉價格崩跌,農業媒體上下游在臉書上呼籲大家「幫忙」吃香蕉。接著是最近的乾旱危機,一些種花生、小麥的農民抱怨「抗旱雜糧種了沒人收,賺不到錢。」到底怎麼種田才能賺錢? 種田賺錢要考慮兩件事,一是「持有的成本」,也就是生產作物或是經濟動物的成本,二是「出貨的價格」,也就是賣出產品賺錢。 ▌首先,要降低持有成本,必須提高收穫量、減少病蟲害、適當使用農藥肥料提高田間管理效率,這樣才能「種在低點」。賣在高點,則需要提升種田的技術、提高作物品質、減少災損,甚至能做到計畫生產,讓農產品在市場上有「稀缺性」,量少品質又好的前提下,價錢自然能喊高。 具體的做法有兩項,第一個必須要精進生產技術,包含作物管理、土壤肥料管理、甚至病蟲害防治技術,這次柴哥不講生產技術。需要朋友可以去大學旁聽園藝作物學、農藝作物學、或是畜產、養豬、水產養殖的課程。這些基礎課程非常夠用了。第二個必須,「要會賣農產品」,注意喔,柴哥說的不完全是寫寫故事,賣給消費者的的文青行銷(那個叫做廣告)。知道什麼作物消費者會喜歡,收穫之後要「賣給誰」及「怎麼被賣出去、透過什麼運銷管道 給盤商、給全聯、菜市場」,這些都要有基本的概念。 很多人會說,柴哥你遮𠢕講!那推薦種什麼? 台灣農業的總面積相對小,內銷作物價格的市場特性大致沒有太大差異。 現在柴哥就用做股票的概念,快速的分析不同「作物標的」的價格特性。大家可以評估自己的獲利策略,看是喜歡風險高一點的波段進出,還是偏好穩健投資的方法。不知道要上哪班車的,這集節目請多聽幾遍! ▌ 股票標的可分成不同產業類股,例如金融股、半導體股、消費性電子股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