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人週報0328-0401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作者: Doris Lin - 4月 04, 2016 台灣農人週報0328-0401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氣候變遷你感受到了嗎?低溫、降雨這些天災導致的農損,往往不是短期內就能出現的,低溫影響作物的新芽分化、甚至延後開花的時間。連續下雨的大晴天,反而容易讓葉菜腐爛,賣像不佳的蔬菜讓嚴重影響農民收益。不只農作物,開花時間延後也導致蜜蜂無花可採,產蜜量下降。如何在極端氣候發生的當下,做出適當的栽培管理影變措施,將是未來農業研究相關單位面臨的難題。 1.【高雌性比甲魚苗技術領先業界 提升本土產業應用效益】 由行政院農委會指導、台灣經研究院主辦之農業研發交流與策略合作活動,於 3 月 31 日在屏東縣里港鄉三和生技有限公司種甲魚養殖場發表農委會農業業界科專計畫「創新甲魚養殖技術 - 提增雌性種苗、受精卵生產效能及種甲魚飼料之研究」成果。 該計畫已成功將雌甲魚孵化率自 4 成提升至 9 成,且可因應市場需求調整甲魚卵供應時期,協助甲魚養殖戶掌握受精卵生產效能。預估施用技術後,每百萬顆甲魚受精卵所增加之種甲魚,每年可增加整體甲魚受精卵養殖產業之產值約 1 億元以上。農委會表示,未來該會將持續推動農業業界科專計畫,鼓勵創新研發,達成科技成果產業化目標,成功創造臺灣農業新價值鏈。2016/03/31 農委會官網 2.【正港的台灣綠金!毛豆產品外銷突破七千萬美元創新高】 毛豆是臺灣的綠金產業,去年毛豆外銷產值再創22年來新高,貿易額達7,661萬美元(約新台幣24.5億元),已連續8年銷日冠軍,並促成6家冷凍食品公司於國內建新廠或擴廠,共投資計21億5千萬元,創造上千個就業機會,正港係「台灣綠金」。 農委會高雄農改場黃場長表示,該場向來以「安全農業-健康管理」為產業輔導重點,利用機械化栽培管理提升毛豆產業競爭力。目前本場與毛豆外銷業者合作設立「台灣毛豆聯盟」開發國內市場,並輔導青年農民生產國產非基改毛豆或大豆,讓喜愛國產非基改毛豆及大豆產品的消費大眾,可直接向業者購買外銷等級的相關產品,有助開拓國內市場。2016/04/01 NOWnews 3.【水傷又僱不到工 菜農忍痛開放採】 寒流已過,東勢鄉一處約一分地農田昨天開放路人免費採摘蘿蔓菜,阿公阿嬤驚呼「奈也這好康?」菜農坦言,菜受水傷又僱不到採收工,只好忍痛棄收。 菜園主人表示,近來蘿蔓菜從每公斤50元漲到70元,若能順利收成就能賺大錢,無奈連日下雨,蘿蔓菜受水傷,天氣放晴後因而腐爛,瑕疵品無法賣到好價錢,加上菜價高、採收工資跟著漲,根本僱不到採收工,不得已才棄收。原本想翻耕做綠肥,但菜價這麼貴,乾脆開放免費採摘。前往撿菜的婦人表示,菜農的無奈則讓人不捨,也希望政府能有一套護農政策,別讓暴漲暴跌的菜價影響年輕人務農意願,否則農業人口老化、出現斷層的現象將更加嚴重。2016/03/31 自由時報 4.【寒害荔枝花期延3成 蜜蜂過勞死】 年初起氣候異常,先是遭遇霸王級寒流,接著晚春超過一週的大雨,讓蜂農的蜂群數量減少約三分之一,荔枝等花期更出現六十年來首度延後長達半個月。頭份市農會常務監事、森隆養蜂園園主徐陳森指出,養蜂三要素是氣候、花季與蜂群,寒害導致蜂群數從每箱三萬隻降為兩萬隻,勤勞的蜜蜂因無蜜可採而大量「過勞死」,今年蜂蜜產量每箱預期最多只有十斤。 徐陳森呼籲,台灣有800多名蜂農,產值約10億元,雖然看來不多,但因蜜蜂授粉有助農產品生長,盼政府好好正視並保護與輔導養蜂業。縣府農業處長許滿顯指出,補助項目僅針對養蜂箱但不含蜜蜂,將派員了解災損狀況,若必要將反映給農糧署並爭取救助。2016/03/31 自由時報 5.【農試所成功研發有效防治玉米褪綠斑駁病毒的方法】 玉米罹染玉米褪綠斑駁病毒(或俗稱瘋欉),農民通常束手無策,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研發有效藥劑防治技術,並經田間實際驗證具有減少玉米褪綠斑駁病毒危害及玉米產量損失之有效效果,將減少農民損失並增加收益。 農試所指出,該病毒好發於秋裡作及春作,因此建議於秋裡作及春作時期新植玉米時應積極防治玉米褪綠斑駁病毒。由於該病毒在玉米連作區容易造成病毒病害大發生情形,防治時應結合周邊農田一同防治,可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日前於雲林縣虎尾鎮舉辦防治示範觀摩會,在會場展示藥劑防治玉米薊馬可以有效減少植株矮化及開花期延後情形,延後玉米感染病毒2至4週以上,並增加23%玉米鮮穗產量,獲得與會農民的肯定。2016/03/30 農試所 6.【2016「世界健康日˙全民喝茶日」系列活動全台展開!】 農委會農糧署為推廣臺灣名茶及國人飲茶風氣,特輔導台灣茶協會於每年4月7日的「世界健康日」辦理「全民喝茶日」活動。今年度「世界健康日˙全民喝茶日」系列活動自3月31日起至6月30日止,將於國內各大都會區火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及知名百貨商場等擺設茶席,免費向民眾奉茶。透過奉茶活動,宣導選購安全安心的臺灣優質名茶外,也帶動全民喝茶風及推廣「多多喝茶,健康多多」理念。 歡迎民眾踴躍參與各地奉茶活動及茶會,體驗我國悠遠的飲茶文化與豐富的人情味,並請認明茶葉產銷履歷、產地證明、有機驗證及QR-code等標章,選購優質臺灣名茶。詳細活動內容與參與商家請上台灣茶協會網站(http://www.att.org.tw)。 2016/03/30 農糧署官網 7.【台南後壁小社區 種米賺自己的社福】 台南後壁仕安社區是僅有200多人口的偏僻社區,但當地不僅有獨居老人免費供餐,還有免費社區醫療接駁車;而且這些福利沒花政府一毛錢,全是社區居民自己為自己創造的「小確幸」。仕安里長廖育諒說,2013年社區邀居民入股,共募集251萬6千元。 「仕安合作社」經營的第一個事業,就是創立自有品牌「仕安米」,與農民契作,使用無毒資材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良質米。「第二年就開始賺錢!」廖育諒說,「現在要買米,得先預訂」。合作社有了盈餘,股東們決定拿兩成用於社區福利,提供獨居老人免費午餐,每周四天開醫療接駁車免費載老人到醫院就診,還為社區孩童開設免費課後輔導及設置社區環境維護基金。2016/03/31 聯合報 8.【寒流一波波 芒果花期延逾月】 芒果花期因去年底高溫多雨及今年初的低溫,花期延後一個月以上,預估愛文芒果盛產期將延至七月中下旬才會來到,恐將趕不上日本中元節送禮旺季,除將加強拓展中國、香港、新加坡外銷市場,也呼籲農民調整種植心態,改變傳統栽培管理模式,以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造成的影響。 農業局長許漢卿表示,3月10日迄今仍有低溫及持續降雨,空氣濕度高,花穗易產生疫病而褐化,授粉昆蟲活動性也較差,不僅可能授粉率不佳,空包彈的不良果也將相對提高。農業局呼籲,除了將加強辦理教育講習訓練,協助農民提升栽培技術,也將輔導農民設置栽培設施,降低氣候因素造成的損失。2016/03/30 自由時報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作者: 農報C編 - 1月 10, 2018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如何選擇鈣肥?哪時候施?怎麼施? (本文由 科技農報(智耕農工作室) 與 大虫農業 共同企劃) 作物除了需要氮、磷、與鉀肥等主要元素,次量與微量元素例如:鈣、鎂、錳與鐵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次量與微量元素往往是影響口感、風味、與蔬果品質的關鍵」。 這概念對專業農友來說已是老生常談。鈣肥種類怎麼選?施用的時機?以及施用方法?以下整理了中興大學土環系吳正宗教授,以及肥料從業人員的經驗分享,期許農友都能「投資肥料有賺有賠,施用前請詳閱使用說明書」。 鈣肥是一種土壤改良資材,用途大多為中和土壤的酸性。依照鈣肥種類,大致上可分為,石灰類、爐渣類、以及生物性的蚵殼與蟹粉。好鈣肥的標準,取決於改善酸鹼值的效率,即「 以最少施用量就能顯著改善土壤酸鹼度」 ,因此就環境保育的角度與經濟效益而言,氯化鈣與硫酸鈣是相對等級較差的鈣肥。 閱讀完整內容
【農業洞察 AgriINSIDE】改善連作障礙有解方,永續與收益兼顧的科技肥料 作者: 科技農報編輯群 - 11月 02, 2020 本文由〔科技農報〕和〔國歡植保〕共同撰文,國歡植保致力以「農業科學」推廣農業資材,期盼藉由科技農報的社群傳播力,讓更多農民了解「生物刺激素」在田間的作用機制以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連作障礙救星!永續與收益兼顧的科技肥料 面對極端氣候,作物強身健體最重要 臺灣蔬果自給率超過8成,國內蔬菜水果類的經濟作物產值非常高。但農民長期種植同類型葉菜,沒有輪作或讓土地休耕恢復,導致田間出現「連作障礙」。過去農民受限於活性不穩定的微生物肥料、或是使用效果緩慢的有機質堆肥,在土壤照護與生計中兩難,現在有了新興科技肥料生物刺激素,農民終於可以經濟與永續兩者兼顧。 回不去的地力,連作障礙 蔬菜的平均生長週期比雜糧作物短,如蕹菜(空心菜)菜苗移植到田間、生長、到收穫最快3周內就能完成。農田連續種植同種蔬菜,意味著長期使用相同肥培管理,無形中土壤微生物相越來越單一、好菌越來越少。而經年使用短效性的酸性肥料,更加速土壤酸化、鹽化、有機質下降等土壤劣化的現象,這就是農業專家常說的「連作障礙」。 傳統解決連作障礙的策略以輪作、休耕或泡水為主:例如蔬菜和豆科作物輪作,水旱田輪作、或休耕種植綠肥作物。傳統的土壤改良方式效果較慢,最短也要經一個期作的時間。 當收益與土壤照護兩難下,有些農民只好改用強效的化學肥料、或是投入更多速效型肥料,惡性循環的結果不但加速土壤劣化,也衍生出過度施肥或肥料汙染環境的議題。 四大金剛,向連作障礙說拜拜 「益生菌(好菌)」 是解決連作障礙最有效的作法,但直接將微生物灑進入土壤往往效果不如預期,其中「活菌的穩定性與菌種對環境的耐受性」是影響肥效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土壤微量元素以促進好菌生長,成為生物刺激素肥料的優勢之一。 「無機化合物」 的生物刺激素,例如鈷元素具有促進土壤中益生菌的生長的效果。市售產品如「菁大讚」就是透過強化作物,進一步活化土壤微生物,以促進作物根系生長,不但改善土壤菌相,又能確保根系健康。 「土壤有機質」 - 讓有機質留在土壤,是土壤改良的首要目標,功效型有機質例如海藻肥,能夠留住土壤中的陽離子,並促進作物吸收鎂肥、鈣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適量補充土壤中的陽離子有助於維持土壤團粒與保水性,例如「泥好讚」的紅藻多醣及特殊礦物成分,能加速有機質優化土壤的速度,加速地力復原。 「腐植酸」 是影響土壤結構與保肥力的重點肥效的主因。腐植酸能夠 閱讀完整內容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 作者: 農報C編 - 12月 06, 2017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 の植物醫生筆記 ( 科技農報 與 大虫農業 共同整理) 鎂是重要的「次量元素」,作物對「鎂肥」的需求量僅次於氮、磷、鉀這三個主要元素。就像人類除了醣類、脂類、蛋白質之外,還需要維生素這種次量元素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鎂肥是構成葉綠素重要的分子,也影響植株光合作用的進行,影響作物的產量與品質。一般而言,植株需要保持0.1-0.4%的鎂元素含量,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土壤中有效的鎂肥,是陽離子型態鎂離子(Mg2+),鎂的功效有: 1.構成葉綠素分子的核心:缺少鎂肥會降低光合作反應的效率,因而限制作物產量。幼嫩葉片特別需要鎂肥,植株缺鎂時,會先由下位老葉分解葉綠素,產生鎂離子並藉由維管束運輸至新葉。 2. 鎂是酵素反應催化元素:參與各種植株生化反應的進行,例如呼吸作用,適量添加鎂肥,有助於植株的生理機能。 3. 幫助磷的吸收:磷肥的轉運需要鎂離子的協助,因此鎂離子也能促進植株根部吸磷肥,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4. 鎂肥有利於固氮菌生長:鎂離子能促進固氮類的微生物生長,適量鎂肥有助於固氮菌與豆科作物的共生。 《作物缺鎂的症狀》鎂在植物體內移動力甚強,缺鎂病徵首先見於「老葉」,常見病徵為黃葉綠脈(葉脈間黃化),也有可能在老葉出現壞疽斑點或其他顏色病徵(紫色、紅色、咖啡色……),而在一些植物體,鎂缺乏會使葉片向上捲、莖部細小。禾本科的鎂肥供應不足,會使榖粒充實度以及作物乾重明顯降低。 葡萄缺鎂,下位老葉黃化。 圖片來源: http:// www.cropnutrition.com/ crop-nutrients-magnesium 《太多鎂的毒害》 鎂毒害極罕見,通常鎂過多會造其他陽離子利用效率不佳,例如鉀與鈣離子等。甚至發生缺及硼肥與錳肥的症狀。次時,可補足其他缺乏之營養元素改善植株健康。 《我夠鎂嗎?》 強酸性砂質土壤,容易發生缺鎂狀況。鎂離子的有效性受pH值影響,當pH值越大表示環境偏鹼性,鎂肥的有效性相對增加。當pH值在6.5-9.5之間時,植物較易吸收足量的鎂,但對於一些生長於酸性環境的植物而言,需要施用較多的鎂來補足有效性降低所造成的問題,因此可以使用含鎂肥料,以及其他陽離子(鈣、鉀等等)含量較少之肥料。 商品化鎂肥: SH 維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