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IoT,由政府協助小農轉型才能對抗氣候變遷的糧食問題

智慧農業IoT:讓政策支持小農轉型!

編譯 柴幗馨編輯 林韋佑

智慧農業(Smart farming),是一項結合大數據分析、精準農業、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M2M(Machine to Machine)等科技,適時適地的調整栽培管理的新型態農業操作技術。在氣候變遷、水資源缺乏、溫室氣體導致的暖化效應威脅下,智慧農業被認為是解決人類糧食危機的曙光;然而這項技術需要龐大資金與人才,普通的小型農場無力負擔。英國市場分析公司(Beecham Research)提出了2個智慧農業未來的推廣策略以及發展方向。



聯合國農糧組織預測,2050年以前我們必須增加70%的糧食生產,才能避免缺糧危機。此外,還必須降低1/5因農業操作排放的溫室氣體,以及減少30%的農業用水量達到永續利用環境的目標。換言之,除了氣候變遷的影響,未來農業與糧食生產將面臨更多的考驗。


結合物聯網(註1)與M2M(註2)的新型智慧農業,固然能幫助我們解決氣候變遷與資源短缺的威脅。但是這項技術成本非常昂貴,只有大型農場以及農業公司能夠負擔。因此,政府透過政府的政策修訂,召集各界產業人士發想推廣計畫,才能夠讓小型生產者們(smaller farms)轉型成功。


智慧農業:利用大數據增加產量與品質

大數據能應用在農業的範圍非常廣泛,如農業機械、農地規劃、畜產管理、水資源管理、植物工廠等領域,都是很適合與農業大數據結合的黃金產業。

像是以結合GPS定位系統的農業機具,搭配各種感測器(溫度、濕度、風向、光照),讓農民能即時調整田間管理時程(噴藥、除草、施肥等),在第一時間解決各項病蟲害問題,便能有效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

而進行田間管理的同時也蒐集所有的環境數據、作物的生長資訊,例如生育期紀錄、施肥及用藥日記等,由這些數據建立的決策支持系統 (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便能提供農民日後栽培日程的參考,或是對於可能發生的天氣災害事先做準備,降低農損風險。此外這些資料也能作為農產品的生產追溯系統,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產品資訊橋樑。



智慧農業才能避免極端氣候的農業威脅

智慧農業,不只能應用在作物生產上,還包含收穫後採收、貯藏技術、食品加工、甚至整體食物的供應鏈等,都能與大數據與IoT相互整合,解決未來糧食危機與氣候變遷的衝擊。但這也表示發展智慧農業,需要來自各領域的專家透過至府單位互相溝通與配合。結合農民、食品供應商、農機、農化專家、甚至農產企業公司等,才能讓產業升級成智慧農業!


註1:物聯網 (IoT, Internet of Things),以網際網路連結將各種獨立運作的個體連接起來,使每一個各提在同時運作之虞,還能彼此互相連通。

註2:M2M((Machine to Machine),透過移動通訊控制遠端設備,有效提高管理與商業經營的工作效率,甚至創造出有別於傳統的全新商業服務模式。

資料來源: Faming UK Oct 27, 2016   Smart farming must step up to the plate to meet global challenges,' says research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