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大起大落的果農們,漫談台灣五年水果市場走勢

那些年大起大落的果農們,漫談台灣五年水果市場走勢

作者 林育賢製圖與整理 柴幗馨、林育賢

今年2月出現菜價崩盤新聞,緊接著3月又傳出蒜頭盛產因而價跌,菜土菜金消息快成為農業新聞的家常便飯。台灣除了蔬菜的價格滾動性高,其實水果也不遑多讓。

跟著火龍果農–阿賢哥,一窺近五年台灣水果的產銷狀況。究竟果價「崩盤」的定義是甚麼?而「崩盤」又是怎麼發生的?不妨從栽培面積與產季切入分析台灣水果的量價週期,並談談內需淺碟型市場,「天氣」為什麼是影響價格的最大變因。





我們整理了102~106年25種國產水果的月價量資訊,觀測台灣水果的量價走勢(註)

大致來說秋冬季水果交易量較少,主要靠著柑橘類、蓮霧、蜜棗、釋迦以及小番茄撐場面,其他水果如香蕉、芭樂、木瓜甚至紅龍果雖然有出貨,產量卻在低水位。

三月開春後氣溫隨著日照時間拉長逐漸炎熱,這時候做產期調節的香蕉、芭樂、以及連續採收的木瓜產量漸增,接下來依序栽種面積大的西瓜、鳳梨、荔枝、芒果、龍眼也紛紛上市。七月水果總量飆到頂峰時(大出),通常也是價格相對的低點。



But人生最厲害的就是這個But…
若八九月大宗水果產季接近尾聲時,突然颱風掃來,價格就很能立刻翻盤。


其他天氣變因也會造成劇烈影響,105與106這兩年就是很好的例子。受到104年暖冬多雨影響,105年芒果、荔枝與龍眼這類需要相對低溫與乾旱才能促使花芽分化的亞熱帶果樹,從開花就亂了套。更不用提當年二月霸王寒流造成棗子、蓮霧、與小番茄減產。不用等到颱風來襲,交易量跟歷年比就少了一截,價格也不像歷年隨著天氣漸熱而下挫。

夏秋之際又接連來了尼伯特、莫蘭蒂、胖颱梅姬等風災,三個都重創水果產地,許多果園不要說收成了,中南部許多蕉園、芭樂、甚至東部的釋迦果樹傾倒一片,需要重新補植。水果價格就這麼衝上更高點,過了一個年才回檔。



106年則是異常風調雨順的一年,該開的花有開出來,果也沒被颱風收掉,但因為部分果園前一年風災太嚴重而減收,儘管價格不太漂亮,但又穩穩地度過這一年。

香蕉是比較特別的例外案例,105年風災後的集體復耕,以及天價引起兼業農(非專業蕉農)搶種,雖然年仍延續高價,但隨著天氣漸熱、產量漸出,價格也直線滑落,等到復耕蕉的產量一出現,價格就跌趴到地上,直到隔年價格才逐漸回升。


香蕉105與106年旬月交易價量比較圖



這兩年的狀況反映著台灣果樹產業的樣貌:

天候異常時,農民供給量 < 消費者需求量,價格貴但沒貨賣  
風調雨順時,農民供給量 > 消費者需求量,好收成但價格差


2300萬人的台灣,再怎麼消費也有極限,內需市場仍算淺碟,很容易因為「量」的波動而造成「價」的劇烈擺盪。再加上無法克服「天氣」不穩定的因素,生產不穩定導致量價的劇烈變化便更頻繁的發生;在量價變化的軌跡捉摸不定的大環境下,使得農民也毋須穩定生產。

生產不穩定與量價不穩定,彼此相輔相成,又互為因果。就像這兩年的香蕉,沒有人知道105年三個颱風都大力地掃中產區,也沒有人知道復耕後的106年風調雨順大豐收。

只要台灣農業無法克服「天氣」的限制因素,就得持續面對生產的「不穩定」。周而復始在農怨民怨之間徘徊、菜土菜金之間輪迴,果樹產業如此,蔬菜產業亦然。




先把「穩定生產」做好吧。內銷的量價穩定了,才有辦法布局外銷,或配置其他產業(如進口替代的雜糧)。當台灣農產品外銷可攻、內銷可守,需求量追上生產量時,才有辦法賺錢,才有辦法把人留在土地上。


備註:根據105年的統計指出全台果樹約14萬公頃(不計檳榔),栽培面積前三大的果樹分別為:香蕉(1.6萬公頃)、芒果(1.5萬公頃)、與龍眼(1.1萬公頃)。其他破萬公頃的還有鳳梨、荔枝、與西瓜各約1萬公頃。芭樂約7千公頃,釋迦、梨、柿、橙、椪柑、文旦(包含白柚)約5.5千公頃,梅子與蓮霧約4千公頃,桶柑、葡萄、木瓜、檸檬、紅龍果在2.7千公頃左右,棗子約2千公頃,不足1千公頃的果樹則有楊桃、百香果、酪梨、與草莓。


資料來源:
1. 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
2. 農情報告資源網

3. 農業統計年報(105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