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人週報0116-0120

台灣農人週報0116-0120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基因靜默是基因工程技術的一種:將一段特殊的小片段外源基因轉殖入蘋果基因組中,讓這段具有專一性的小片段基因序列辨認特定的RNA(雙股螺旋DNA轉錄出來的單股RNA),並將其分解,達到抑制目標蛋白質的效果。美國不會黃的基改蘋果,即利用基因靜默,將一小段能抑制蘋果褐化反應的DNA片段以基因改造方式轉殖近蘋果。這段不屬於蘋果本身的外源DNA片段,能編碼抑制褐化反應基因的單股RNA,藉由外源單股RNA辨識褐化基因轉錄出的RNA並分解,阻斷褐化蛋白質的生成。缺少褐化蛋白質的蘋果,便產生「永遠不會黃」的性狀。由於基因靜默的蘋果仍然帶有不屬於蘋果本身的外源基因,縱然與傳統基改技術的原理不盡相同,依舊被認定為是基因改造作物。

果肉顏色的轉變其實也反應蘋果新鮮狀態,生物技術固然讓蘋果賣相更佳,但消費者追求除了水果的外觀,還有營養價值與土地利用的用續發展等。基改蘋果是否真能改善人類飲食習慣與減少浪費?也許水果公司的銷售量會告訴我們答案。






1.【台中農改場研發甲殼素合劑 防治白粉病有效又便宜】

甲殼素可用來防治瓜果類白粉病,但傳統以蝦蟹殼製成甲殼素的過程,會造成廢水問題及耗損大量原料,每公斤價格近千元,導致農民使用意願低。

台中農改場利用微生物發酵與分解技術,製成「甲殼素合劑」,不僅產製過程天然、環保,且1公升成本不到百元。台中農改場場長林學詩指出,「甲殼素合劑」對瓜果類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極佳,可降低90%的受害率,同時,透過甲殼素對植病防疫的正面功效,瓜果更可增產3成以上。台中農改場目前正在規劃技術移轉授權,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就可上市。
2017/01/18 自由時報




2.【「不會黃」基改蘋果美國核准上市 學者擔憂台灣成下個叩關基地】

美國農業部近年核准基因改造且號稱「切開後不會變褐色」蘋果上市,廠商預計在今年正式上架販售,但包含麥當勞和嘉寶(Gerber)等大型速食通路都表明不會使用基改蘋果;但此類的蘋果,是否也將在今年朝台灣叩關,國內學者呼籲主管單位衛福部若接到申請,應立即「公開基改蘋果為何不會黃」?

此基改蘋果是由加拿大奧克納根水果公司(Okanagan Specialty Fruits Inc.)所研發,將採用北極蘋果(Arctic® apple)為品牌販售。對於如何管制北極蘋果所使用的相關基因工程技術,部分業者主張,與異源的基因轉殖不同,最新的基因編輯與同源基因轉植涉及的是同種基因,與傳統育種雷同,因此不適用嚴格的基因改造(GMO)管理法規。但仍有學者認為,只要是使用基因工程,就要比照基因改造的風險評估。
2017/01/18 上下游新聞市集




3.【擴大有機耕作 曹啟鴻:投入12億補助】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表示,今年將投入12億,啟動六大友善環境耕作肥料補貼新方案,輔導農民透過土壤檢測,以科學管理正確使用肥料,循環利用農業資源、維護生產環境。今年的補貼政策包括提高施用有機肥料、配合合理化肥、增加補助微生物肥料、農田地力改善、有機質複合肥補助, 並繼續推廣冬季種植綠肥。

一般農地有機質肥料補助,從一公頃9千增加到1萬2千元,微生物肥料每公頃補助5000元,若是有機植栽每公頃補助3萬元。中研院院士楊秋忠說明,台灣農地土壤因早期施肥重, 含磷氮量已經相當高,透過土壤檢測可確認土壤成份適當施肥,也可以使用溶磷菌等微生物肥料,讓土壤中磷肥釋出,減少化肥使用,協助達成優質生態、安全健康土壤目標。
2017/01/16聯合報




4.【省下一半人力 農改場研發「豆類振動篩選分級機」】

為推廣大豆栽培,苗栗農改場特別研發「豆類振動篩選分級機」,每小時可篩選200到250公斤的大豆,比人工篩選還要省力,省下約50%的人力,未來還更利於擴大大豆栽種面積。

豆類振動篩選分級機外觀可見60 × 220 × 180公分;篩網規格為8×8、6.5×6.5、4.5×4.5及3×3釐米平方等四級,並採用4種不同網篩,以螺旋震動方式進行豆類分級,原理是運用豆類振動篩選,每小時平均可篩選出200到250公斤的大豆,可省下50%的人力。分級篩選可依市場分級需求,裝設不同網目篩網,進而達到不同顆粒的分級,同時機器可不傷害大豆表皮下,就大幅提升分級效率及精度,值得推廣運用。
2017/01/13 今日新聞




5.【熱帶農博21日開幕 3D彩繪稻田吸睛】

為期卅八天的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二十一日開幕,今年有「惡靈古堡:最終章」電影3D彩繪稻田、美麗的花海、玉米迷宮、綠色瓜果長廊等十四個主題亮點,陪民眾過新年。

今年屏東熱博亮點除了彩稻外,綠色瓜果長廊再升級加長為一千五百公尺,園區內還有遊園火車、復古牛車可搭乘,營業時間從一月二十一日到二月二十八日止,扣掉除夕休園一天,開園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免收入園門票,園區內規劃一千個停車位,清潔費汽車一百元,機車三十元、腳踏車二十元,屏客接駁車屏東火車站車票二十四元、大仁科技大學十元、六堆客家文化園免費,請民眾多加利用。
2017/01/19 自由時報




6. 【被日本掐著脖子? 台灣梨穗如何自給自足】

40年前,台灣嘗試用日本梨穗花苞,嫁接到本土橫山梨,創造出獨步全球的「寄接梨」,但日本梨穗約佔台灣四成供應量,311福島核災後,豐水梨穗主要供應地福島禁止輸出,近年新興梨產地新潟面臨疫病和冬天大雪挑戰。同時,原先2015年打算開放進口的韓國梨穗,也因檢出「火傷病」而急踩煞車。

台灣長期依賴國外梨穗,本土梨穗品不穩,供應制度遲未完善,讓水梨產業暴露在國際貿易角力、不穩定天氣和疫病風險中。台灣並非無法自給,梨山可以種出新興梨,供應低海拔梨穗,但「最大問題是沒誘因」,生產果實和產梨穗有衝突。若要供應優良的梨穗,勢必得走向「採穗不採果」,不過高山梨農大多不願意,政府一定要出面支持。

另有農會人員認為,不是要長期補助使用本土梨穗,而是在一開始提供農民誘因,建立本土梨穗品質,寄接梨農覺得本土的穗品質好,形成市場後,再慢慢減少補助,讓本土梨穗自給自足。
2017/01/18農傳媒





7. 【千隻走私螞蟻遭查扣 學者:若成功進口恐造成生態浩劫】

農委會防檢局昨宣佈破獲一起螞蟻走私案,一共一千多隻來自各國的螞蟻透過國際快遞進入台灣,劉姓賣家原本預計循電子商務系統轉賣給各地玩家,以一隻千元的價格牟利,所幸螞蟻賣出之前,防檢局會同苗栗縣刑警大隊先一步至賣家家中進行查扣,這些可能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的外來物種才未流出市面,劉姓賣家也因違反《植物防疫檢疫法》遭送辦。

在劉姓賣家家中發現包含野蠻、針毛(收穫蟻)、紅黑(擬家蟻)、突厥、大頭弓背、巨山蟻等,一共1115隻螞蟻從中國走私進口,並預計透過蝦皮拍賣來販售,不過全部都未經過檢疫。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指出,這些外來物種若成功入侵,可能會對生態和農地造成不可回復的衝擊,因此呼籲民眾不要隨意上網購買。
2017/01/19上下游新聞市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鈣與作物品質,進階篇】鈣肥怎麼挑?哪時後施?怎麼用?實習の植物醫生筆記

美國農學界呼籲:正視學術與農田的鴻溝,是科學家不可承受之輕

【鎂與作物品質】實習植物の醫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