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6的文章

台灣農人週報1024-1028

圖片
台灣農人週報1024-1028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颱風走了,為什麼10月菜價還是貴?蔬菜價格高居不下,為了平息民怨,政府大動作抓「菜蟲」。然而菜價恨天高的原因真的是「菜蟲」嗎?9月中旬開始連續兩個颱風,莫蘭蒂與馬勒卡接連重創南臺灣蔬菜生產區。農民在復耕之餘,還要忙著申請農損補助,但流程還沒跑完9月底又來個梅姬颱風。梅姬颱風帶來的強陣風,讓全台溫室歪的歪、倒的倒,更別提才復耕完成的田區。 重建溫室所需要更多的農業設備與時間,比方溫室鋼骨、覆蓋在土讓上的生物膜、以及肥料與種苗等。一般而言蔬菜生長期約1-2個月,從復耕完畢、溫室重建、到葉菜採收,至少需要2-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其實農損的民生影響往往是緩效性的陣痛,問題的核心是:如何加強國產葉菜的收穫後儲藏設備,並設計適當策略來穩定風災後恨天高的菜價,而不是抓菜蟲。 1. 【提供優質台灣米 3800門市力挺】 農糧署為鼓勵餐飲業者多使用台灣生產的稻米,讓消費者能快速辨識食用道地好米,推動「台灣米標章」,2年多來全國已有包括餐飲業、流通服務業及旅宿業者等67家響應,旗下約3800家門市使用台灣米標章,糧商及業者強調「力挺自己的農業、自己的農民」。 芳榮米廠執行長黃麗琴和佳鄉美食館老闆娘李燕純說,白米飯絕非餐桌上的配角,而是主食,好不好吃差很大,很可能因為白米飯不好吃,流失客源。農糧署南區分署副分署長黃怡仁說,為了推廣國人多多食用米食,因應外食人口增加,推出台灣米標章,也推廣米製加工品如米麵包、米麵條,讓民眾食用更加方便。 2016/10/28 聯合報 2.【產量高抗病強 在來米新品種發表】 台中農改場經過長期育種,昨天發表「台中秈一九七號」,以「台中秈十七號」為母種,引進國際稻米研究所的特定品種雜交,經過育種栽種多時,它所做出的粿或粄條,Q彈有勁,顏色晶白,品種具有十足競爭力,極有可能取代原來的「台中秈十七號」。 農改場長林學詩說,「台中秈十七號」做成的純米製品,口感軟爛、顏色帶點褐色,為了克服缺點,店家常會加入其它米種或澱粉。負責育種的助理研究員王柏蓉說,新的品種還具有產量高、抗病強、不易倒伏等優點。農民若對該品種若有興趣,可於向台中場洽詢,而今、明兩天剛好又是台中場的年度成果發表會,名為「永續農業、花漾年華系列活動」,展示多項研究成果,歡迎

IDTechEx預告:未來十年無人機與機器人將扮演全球糧食生產的重要角色

圖片
IDTechEx預告:未來十年無人機與機器人將扮演全球糧食生產的重要角色 編譯 柴幗馨 / 編輯 林韋佑 英國市場研究公司- IDTechEx,在今年10月,發布預測未來至2026年內機器人與無人機在農業生產的分析報告。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內,應用在農業的無人機與機器人產業,將有120億美元的產值,同時也提出未來機器人科技應用在農業生產的發展趨勢分析。 自動駕駛系統將是大型農機的必備功能 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區,如美國小麥、玉米以及或黃豆產區,增加產能的不二法門是使用大型農業機械工具。輔助駕駛系統技術的發展,讓過去操作複雜的大型農耕機變得越來越容易上手,甚至發展成完全自動化的無人農耕機。目前全世界頂尖的農業機械公司,已設計出各種無人農耕機產品原型。除了使用精準快速的GPS定位系統,更結合雷射雷達與聲納技術,解決沒有GPS訊號田區的操作困難,讓農耕機邁入完全自動化的世代。 農業機器人與機械化發展仍面臨許多瓶頸 農村人力外流與農民高齡化,加速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機器人的發展需求。IDTechE公司在報告中指出,增加土地使用效率、精準農業、與降低成本將是未來機械化的重要發展目標。 農業機械化的本質在於提高產能增加收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以機械化改善生產,必須至少創造比原本多24倍的產值,或是能夠增加3%的土地利用效率,才能合乎經濟效益。 現今市面上不缺這些精準農業的商業化模組,然而商品還需要更多來自農民的使用經驗分享與支持,才能說服農民購買。但農作物生長期比較長,也導致許多機械系統目前仍在試驗階段。此外,精準農業這類技術往往需要複合型的感測器,例如溫度計、光照計、濕度計、或是酸鹼值測量儀等儀器,這些都是機器的成本。高成本使得農民不敢貿然嘗試,而缺少田間試驗數據的結果,也讓推廣變得更困難。 相較於大型農機,農業機器人與機械化發展相對緩慢,而且是漸進式的發生。在未來10年內還需要更成熟的商業模式,與改良生產技術降低成本,才能有效逐漸改善農業的生產方式。 延伸閱讀: IDTechEx 的農業機器人與無人機分析報告 註:FarmingUK,英國線上農業資訊網,專門提供產業新聞、農機資訊、以及協助刊登農業廣告等的綜合性網站。 資料來源: FarmingUK Oct 26, 2016   Robot

台灣農人週報1017-1021

圖片
台灣農人週報1017-1021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如何在極端氣候下,調整農作物的栽培管理,才能減少農損?是未來急需解決且刻不容緩的難題。強度越來越強的颱風接連襲台,菜農還才復耕完畢,第二個颱風又來搗亂。而台灣蔬菜大部分為國產供應,風災後即面臨菜價飆漲的現象,強化生產設施固然能減少農損,但大多數菜農都是小規模生產的個體農戶,無法負擔高成本的設施建置,只能趁著颱風來襲前冒雨搶收。 除了蔬菜以外,花卉也遭遇相同的問題。以往在9月10月開始發花芽及花苞經濟花卉-銀羽,因颱風侵襲影響花苞生長,使得明年農曆春節期間,市場可能面臨無花可買的情況。透過調整栽培時間,也許可以避開天災的侵襲,然而強度越趨劇烈的氣候,培育更耐天災的品種,也是重要關鍵。農業研究單位該如何解決台灣菜農、果農、花卉農的經濟問題?就從育種開始吧! 1.【颱風期進口蔬果 農委會:公辦公司辦理】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為了避免颱風期間無法及時進口蔬菜,以及颱風期間被少數貿易商賺取龐大商機,未來政府將透過公辦的台灣農業國際開發公司短暫專案辦理蔬果進口,較能承擔政府政策任務。陳吉仲表示,現行透過貿易商專案進口,在時效和規劃有很大落差。他舉例,如果下週颱風要來,政府可以預計可能影響,這週先下訂單,颱風一走,產品就進來,這樣可能會更有效率。陳吉仲也指出,目前官股在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席次只有11席,加上董事中有貿易商,因此在穩定物價的執行上「有困擾」。陳吉仲也表示,專案進口是短暫的政策性任務,台灣農業國際開發公司原本的推廣農業、農業投資等目標依然不變。 2016/10/20 中央通訊社 2.【虎尾農機展破千攤 商機上看6億元】 全國農機及資材展明天起一連三天將在虎尾農博生態公園盛大舉辦,今年展示攤位突破新高達千攤以上,參展廠商三百五十四家,同時在虎尾科技大學開辦第一屆農機國際研討會,商機上看六億元。 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涂煬熙指出,今年除了台灣還有荷蘭、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等八國廠商參展,還有來自邦交國布吉納法索、歐洲等十五國買主。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永富強調,今年參展業者廠商數量創下新高,展示各式現代化造型新穎的農機,還有今天舉行虎科大協辦農機研討會,為台灣農業永續發展努力,傳達智慧、安全農業的概念,期待現代科技農業經營吸引

農業,藥不藥?歐盟擬禁用殺蟲劑,遭18國家反彈

圖片
農業,藥不藥?歐盟擬禁用殺蟲劑,遭18國家反彈 編譯 柴幗馨 / 編輯 林韋佑 農藥使用議題除了在台灣發燒以外 (防檢局欲推動植物醫師法,協助農民用藥) ,也成為歐盟國家的熱門話題。如何在農耕系統與生態環境中找到平衡?例如是否該禁止使用殺蟲劑這類可能影響蜜蜂生長的農藥?讓歐盟各國頭疼不已。 歐洲聯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10月修正了歐盟的農藥使用規範:未來在生態重點區內全面禁止使用殺蟲劑。這項消息引來英、法等幾個農業生產大國的強烈反彈,因為新政策很可能讓農民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甚至影響農民收入。 為了兼顧農業生產與友善環境,2014年歐盟各國協議制定農業共同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CAP) (註1) 。規劃將近1/3的經費投入綠色給付措施:鼓勵各國從事友善環境的農業生產,並規劃生態重點區(ecological focus areas,EFAs) (註2) ,只要農民在此區域種植固氮作物、裏作、休耕、造林或是保留地景等,降低農業操作對環境的衝擊降,就能向歐盟申請直接給付。例如:超過15英畝的農田,若保留5%的區域作為生態重點區,便能獲得補助津貼。 然而修正後的新政策,規定在生態重點區全面禁止使用殺蟲劑,甚至一些保護作物的藥劑,比方殺菌劑及植物賀爾蒙等,也在禁用清單內。 (註3) 。 新政策公告,英國、法國、波蘭、北歐五國、以及其他東、南歐地區的國家等皆一致反對此案,他們認為:全面禁用殺蟲劑不但會提高生產成本,對環境保育也沒有明顯的好處,更糟的是,如此一來會讓原本願意從事友善環境生產,進入生態重點區(EFAs)的農民們卻步。 對於18個國家的強烈反對,歐盟農業委員會長表示:禁用殺蟲劑的決議,是在考量對環境影響之後的選擇。基於對環境保育的責任,他們絕對不會繼續放任使用殺蟲劑這種傷害環境的做法。歐盟環境政策執行長則說:聽到18個國家認為作物生產比環境保育還來的重要的消息,讓他感到慚愧也十分不可思議。 本次的修正案,除了增加禁用殺蟲劑的條文外,還將休耕期的規定從6個月延長至9個月,也明確的要求必須有10周的間作。而這項修正案是否會通過?仍需等待10月底的最終表決結果才能揭曉。 資料來源: 愛爾蘭獨立報 Oct 12, 2016   Ire

台灣農人週報1010-1014

圖片
台灣農人週報1010-1014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國民黨立委蔣乃辛上周於立院質詢時,質疑政府放任菜價飆漲,影響民生。他以青蔥為例子,一斤250元的青蔥,300元一餐都不購買蔬菜。但在農作物學分類上,青蔥屬於調味用的香料作物。換言之,我們不會一餐吃就一斤的青蔥,因此蔣委員的舉例不是非常恰當;最近菜價上漲的原因,無非是連續兩個強颱襲台導致。 全台灣的葉菜栽培區,不是強風豪雨過,幾乎沒能收成,搶收的菜也可能賣相不佳。本土蔬菜不夠應付,自然而然進口蔬菜的需求便大幅提升,就算沒有菜蟲,葉菜類價格上揚也是市場機制使然。價格其實也反映出農作物的生產風險,而這樣的風險不應該由農民吸收,理當由消費市場承擔。 1.【農業設施自行僱工重建未補助 尋解套】 颱風、豪雨接力重創台東,農委會提出農業設施重建專案補助,並將補助比例自三分之一提高至二分之一,而這次專案不分作物、只看設施,只要已取得今年農業結構設施現金救助、且要重建,就可於十一月卅日前向各地農會申請。在地農友最關心的,就是荖花荖葉園重建往往僱工施作,並無設計圖、也未聘請廠商施工,恐無法核銷而領不到補助,立委劉櫂豪表示,會請農糧署提供簡易設計圖供農友參考,至於必須廠商施作部分,會再與農糧署協商是否有解套之道,而重建中或重建完成的棚架網室,農友只要攜帶受災證明與棚架的照片就可到農會申請。 2016/10/14 自由時報 2.【105年風災重建產業專案輔導措施即日起受理申請 請受災農民把握時間至基層農會申辦】 今年連續幾次颱風,造成農業嚴重災情,行政院農委會已公告全國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為協助受災農民早日復耕、復建,該會除啟動產業技術服務團現場輔導外,另輔導補助果樹作物種苗費、落花生、大蒜、大豆(黑豆)及胡麻種苗及清園管理費、國產有機質肥料及農業設施重建等專案輔導補助措施,該會農糧署已於10月11日函送相關措施執行原則及重建流程,予各地方政府轉請公所及農會,協助農民重建。基層農會即日起至105年10月31日止受理災損農民申請案件 (農業設施類至105年11月30日止) ,請有需求之受災農友儘速至土地所在地農會申辦。 2016/10/1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3.【蘭卉生技攻美妝保養 拚3年後股票上市櫃】 成功大學蘭花研發中

國內外研究一致肯定:間作栽培既可以增加產量,更能友善田間環境

圖片
國內外研究一致肯定:間作栽培既可以增加產量,更能友善田間環境 編譯 柴幗馨 / 編輯 林韋佑 以農業研究聞名的英國康乃爾大學農學院,近期發表了以四種作物進行間作 (註1) ,能有效減少肥料與農藥使用、提高作物產量的研究報告,並榮登在9月的《作物學期刊》 (Crop Science) 。無獨有偶,同一時間台灣的花蓮改良場於九月的公報也指出:空心菜與筊白筍間作,不但能增加收入又兼顧田間生態多樣性。不論是國內外的研究都一致肯定間作對於友善環境的貢獻,特別是天災頻繁的現在,多元化的田間管理已經成為降低農損的必要手段! 間做的好處 間作,即是一種「分散風險」、降低農損的栽培管理方式,萬一作物發生病蟲害,還有其他作物可以收成。此外,間作時因為不同種作物具有不一致的生長勢,也能減少雜草生長的機會。因此,良好的間作系統不但能減少農藥使用,也能減輕農民除草的負擔。 研究比較種植單一作物與間作下的產量。採用豆科作物與禾草科間作時,由於豆科作物具有固氮作用,能增加土壤中的氮肥,因此產量顯著比種植單一作物高。另一方面,由於豆科作物與禾草科的植株高矮特性不同,生長速度也不同,同時種植時彼此不會相互干擾,還能將田區的空間利用最大化。 如何挑選適當的間作作物? 為了找出最適當的間作作物組合,論文作者 Bybee-Finley 選擇兩種禾草科,御穀(狼尾草屬的粟類)與高粱,及兩種豆科作物豇豆與菽麻。過去研究顯示,種植御穀與高粱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也能減少土壤的淋洗作用;而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作物則能增加土壤中的氮肥含量。由於這四種作物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適合作為牧草使用,因此除了賣給菜販,也可賣給牧場,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與銷售通路。 適合台灣的間作組合 台灣的花蓮改良場近期也公布了一份有機水田的田間試驗報告。研究結果顯示,水田間作空心菜與筊白筍能降低風災導致的農損,保障農民收益 (註2) 。水田的筊白筍通常為一年一作,生長期一旦遇到颱風來襲,往往血本無歸 ;因此若是間作一個月可收成一次的大葉種空心菜,便能減少農損風險。 台灣從事間作研究已行之有年,無論是水稻 (註3) 、玉米、毛豆、馬鈴薯 (註4) 、甚至是青蔥 (註5) 等,都有其適合的間作組合。近年來有機栽培盛行,也讓間作的價值將被重新發揚光大! 註1:間作,在同一塊農地上

台灣農人週報1003-1007

圖片
台灣農人週報1003-1007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台灣硬質玉米受基改玉米汙染事件始於今年六月,疑似有不肖農民為了賺取差價,將基改玉米混充本土飼料玉米送交農會;所幸這些受汙染的玉米都為飼料玉米,不會流入食品市場,對消費者的影響不大。但經過上下游新聞持續追縱,赫然發現這些流入市面的基改玉米,居然還有發芽生長的能力!一旦種子落地生根,開花之後,花粉極有可能經由風力,飄散至附近的農田與傳統與米授粉雜交,使得本土非基改的玉米受到汙染。由於台灣市場普遍不能接受基改食物,這些受基改基因片段污染的傳統玉米,民眾是否能夠接受?是否能進行食品加工?這些都將嚴重影響農民生計問題。 雖然台灣禁止種植基改作物,但每年准許進口大量的基改飼料玉米、黃豆等種子,卻沒有一套完整的基改法規與追蹤系統。為了加強管理與追蹤這些基改植物的流向,去年科技部制定了「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條例」,其中嚴格規定基改植物的管理辦法與懲罰辦法,然而卻遭遇民間單位的反對,認為這項法規是變相的推動基改作物發展,因此不了了之。 究竟這些進口的基改植物的管理歸屬責任,是屬於負責進口的關務局署?掌握國人食安的食藥署?還是管理農產品的農委會?又或者該讓具有生物科技專業的科技部?在缺乏共識的當下,儼然走進了三不管的灰色地帶。 1.【防檢局推「植物醫師」考試 助農民精準用藥】 學校午餐食材頻頻被檢驗出未核准的農藥殘留,農委會直指農民用藥需再教育。防檢局將推「植物醫師」,由取得國家證照的專業人員協助農民診斷病蟲害,並精準用藥,減少農藥使用,在顧及食安的同時,也對環境更友善。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植物醫師」像獸醫、人醫一樣,在田間協助農民判定病蟲害,開出處方,協助農民精準用藥、解決問題。他指出,目前預計由台大、中興、嘉義大學以及屏科大4所學校開始培養人才,估計國內至少需3千名「植物醫師」。為了讓「植物醫師」證照制度有法源依據,防檢局也將著手制定「植物醫師法」,推動證照國家考試。 2016/10/06 自由時報 2.【郭華仁:基改種子落地生根 一定要知道的六件事】 上下游系列的「基改種子落地生根調查報導」,指出進口基改黃豆玉米在運輸過程,因防護不當,掉落在路旁而且發芽長出來。這樣重大的事情當然需要加以處理,期以杜漸防微。 一、會不會汙染本土作物?自家留種要特別小

廚餘電池?荷蘭研究將剩食回收做成能源貯藏器!

圖片
廚餘電池?荷蘭研究將剩食回收做成能源貯藏器! 編譯 柴幗馨 / 編輯 林韋佑 聯合國糧食組織在2015年將減少食物浪費作為未來人類糧食發展的重要目標。根據聯合國統計,只要減少全球4分之1的糧食浪費,便能餵飽飢餓地區的災民。因此減少浪費與剩食回收,便成為近年來糧食研究的熱門議題。 以往人們對剩食回收的想法,不外乎是提供給弱勢族群、或是有需要的人使用。不過現在科學家卻能將廚餘、或是食品工業產生的食物廢棄物,從中萃取出糖醇,再以奈米碳管技術,作為貯存能源的「剩食電池」。這種電池好比太陽能、或是風力發電等的概念,將日常生活中多餘的能源重新蒐集並再利用。本篇研究發表9月的於物理化學C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中。 能源是美國科學家研究的熱門議題,而再生能源發電更是美國能源協會近年投入的重點項目。此外,比起製造能源,美國更希望找到能夠能妥善貯藏存能源的方法。 過去科學家大多以化學、機械原理、甚至以熱的形式,作為貯存能源的方式。 而世界著名電子大廠-飛利浦公司所屬的研究基地-荷蘭的恩和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張博士與Nedea博士則打破以往窠臼,打破以往窠臼,結合奈米碳管技術糖醇萃取技術,發明以糖醇作為能量貯存方式的蓄電池。 研究團隊發現廚餘中富含赤蘚醇(erythritol)與木醣(xylitol),當這兩種分子與奈米碳管融合時,必須以熱能使奈米碳管的直徑變小,才能互相融合。由於此步驟需要熱能的轉移,因此便能應用在熱能貯藏的發展。研究者認為:新技術的突破能幫助剩食電池的研發,並開啟能源發展的新頁! 資料來源: 每日科學 September 15, 2016   Food waste could store solar, wind energy

台灣農人週報0924-0930

圖片
台灣農人週報0912-0916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 「為什麼台灣做不出Zespri的奇異果品牌?」 排除先天因素,比方農地面積小而破碎,氣候多樣性大太,不適合單一作物大面積栽培之外。我們是否能效法紐西蘭奇異果公司,在強調水果的口感之餘,更加強商品的「功能性」。Zespri公司藉由科學化的數據結果,證明奇異果的營養成分,適合每天食用,傳達給消費者「不只是為了好吃,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好水果!」。此外奇異果公司也致力於新品種的育種計畫,並成功將抗病的新品種奇異果上市販售,Zespri公司從育種、栽培管理、甚至行銷等的策略,值得台灣農產品公司學習。 1.【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圓滿閉幕 各國肯定臺灣努力】 農委會29日表示,第4屆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於9月26日至27日在秘魯皮烏拉市隆重舉行並圓滿閉幕,會中通過「皮烏拉糧食安全部長宣言」,包括促進區域糧食市場及貿易、永續性與具韌性糧食系統、運用創新科技、均衡城鄉發展、活化糧食安全相關基礎建設之投資及服務、邁向2020APEC糧食系統等6大主軸,擘劃區域糧食安全因應對策。 各國部長珍視我國推動APEC降低糧食損失多年期計畫成果,並列入皮烏拉宣言第52段,期盼各會員共同持續推動本項計畫。率團與會的曹啟鴻主委表示,未來我國將繼續戳力推動APEC糧食安全區域行動計畫,為亞太地區糧食安全做出具體貢獻。 2016/09/30 NOWnews 2.【農糧署啟動災害稻穀收購機制 維護稻農收益】 農糧署表示,105年第2期稻作因受到梅姬颱風影響,造成局部地區水稻授粉不良或倒伏發芽,截至9月28日10時止,初估受損面積約2,000公頃,該署已啟動當地災害稻穀收購機制,減輕稻農損失。受災農友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領取水稻現金救助或低利貸款者,仍可繳售災害稻穀。 農糧署說明,稉種災害稻穀每公頃計畫及輔導收購數量2,300公斤,收購價格為每公斤22元;餘糧收購數量2,400公斤,收購價格每公斤20.6元,合計4,700公斤。秈種及糯種災害稻榖價格較稉種各減1元。農友繳交災害稻穀得比照標準稻穀,領取烘乾、包裝及堆疊補助費用每公斤乾穀2元。農友對繳交災害稻穀有所疑問,可逕向該署當地分署或所屬辦事處洽詢瞭解。 2016/09/29 勁報 3.【蔬菜運送